欢迎来到重庆斗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重庆斗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环保 • 持续可靠 • 资质认证

15310924575
023-86370021

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频道 > 预防知识

返回列表 返回
列表

水库堤坝白蚁危害的的预防与灭治方法 

水库堤坝白蚁危害的的预防与灭治方法 

1.水库堤坝白蚁危害的预防方法

(1)物理预防

  物理预防是指在堤坝表面铺设一至两层碎石、煤渣或砂粒,以阻止白蚁在堤坝表层土壤中筑巢、定居。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白蚁工蚁不能通过10厘米厚的由10~18目混合砂粒构筑而成的砂粒层。如果在修筑或改造堤坝时,在堤坝表面及与山体连接处,用粒径大小合适的砂粒建立砂粒屏障,那么就可极大地减少白蚁入侵堤坝的风险。

(2)药物预防

  利用药物预防白蚁仍是目前减少堤坝白蚁危害、保障堤坝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堤坝上施用化学药物预防白蚁的方式是灌浆处理。具体方法是:

  ①在堤坝上造两排孔(一些坝体较宽的堤坝可视情况布三排孔),孔间呈交叉排列,孔径5~6厘米,间距2米,深5.5米(允许误差±10厘米)。堤坝上有涵洞时,造孔深度控制在距涵洞上壁1米处。

  ②造孔须保持垂直,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2%。

  ③浆液浓度按先稀后浓的原则,控制在1.27~1.47吨/m3。

  ④注浆管上端压力应不大于5×104Pa。灌浆时,堤身出现的裂缝应控制在3毫米以内。

  ⑤第一次灌浆至浆液升至孔口后,每隔30分钟复灌3次,最后一次灌浆,每分钟吃浆量不大于3升,即可终止灌浆(图3-59)。

  ⑥在制浆时,按每立方米泥浆700克“天鹰杀白蚁乳油”的用量,将药剂与泥浆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灌浆。

  ⑦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灌浆结束后,应随即将灌浆孔清理干净,孔口以C25一级配砼填充密实封口。封孔具体要求为:上部30厘米用C25细骨料混凝土,下部30厘米左右用0~13石粉、瓜子片混合石料填实。

  ⑧灌浆时以50米长的堤坝为一工程单元。

  ⑨检测孔数量约为总灌浆孔数的5%,其中10%由监理单位抽检;一个工程单元内一般设置2个检测孔。

  ⑩认真作好灌浆施工记录,严格控制灌浆施工的工艺设置,防止违程操作。灌浆预防后,应对预防效果进行检查。检查在白蚁活动的旺季(5~10月)进行。检查时,在堤坝上每隔10米设置一处引诱物,每隔一星期检查一次,连续三次以上未发现白蚁取食迹象,且在堤坝未找到白蚁分飞孔、通气孔、泥被、泥线等白蚁活动迹象,或未发现白蚁个体、白蚁危害迹象和活蚁巢位指示物鸡枞菌,说明堤坝上已无白蚁活动。若不符合以上条件,则视为检查堤段内仍有白蚁活动。

  预防效果验收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抽查时,以100米左右长度的堤坝为一个抽查验收点。在已预防处理的堤坝上划出若干验收点,抽查有无蚁害现象。若无蚁害的堤段比率在80%以上(含80%),则视为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

药浆在堤坝混凝土和芯土层内的分布(宋晓钢摄) (3) 白蚁监控装置预防

  图3-59.药浆在堤坝混凝土和芯土层内的分布(宋晓钢摄)

(3)白蚁监控装置预防

  利用药物灌浆处理堤坝虽然能有效地预防白蚁危害,但该方法设备要求高、施工复杂,同时施在坝体内的药物存在污染水体的风险。为了避免药物灌浆处理的弊端,浙江省德清县白蚁防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国内有关专家一道,研究、开发了利用网罗牌白蚁监测-控制装置预防堤坝的技术。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白蚁预防手段,有着环保、高效的优点,与传统的药物灌浆预防堤坝白蚁技术相比,它既能减少有毒化学品的用量、节约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达到长期监控的目的。利用网罗牌白蚁监测-控制装置预防堤坝白蚁共分七个步骤。

  第一步:现场踏看通过现场踏看,以获得如下信息:

  ①堤坝的工程概况。为了获取制定预防方案所需的基础信息,在对堤坝进行踏看前,须向业主了解水库和堤防的历史、坝长、内外坡护坡设施等情况。对正在施工的大坝还须了解施工方案与进度。

  ②白蚁活动迹象。在大坝坡面上按2米的间隔,从一端向另一端查看。发现白蚁活动迹象后,用木桩或其它材料进行标

  记,并在大坝平面图上做好记录。查看时,要重点查看草丛密集、坝山接壤、一级坡心墙顶端、石块缝隙、漂浮浪渣等处。然后把查看到的白蚁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出蚁群在大坝上

  的分布位置。

  ③查清蚁种。采集白蚁标本进行鉴定,确定蚁害的种类。在没有见到白蚁活体的情况下,可根据“泥被、泥线”的泥粒粗细来区分危害堤坝的白蚁种类。黑翅土白蚁修筑的“泥被、泥线”,其泥粒较细,黄翅大白蚁的则较粗。有时,在堤坝上也可见到蚂蚁堆积的松散土粒(图3-60)。

  ④查找分飞孔和鸡枞菌。在每年的5至6月份,在堤坝坡面上寻找白蚁有翅繁殖蚁出飞的分飞孔,分飞孔是确定主巢位置的重要依据(图3-61)。地下主蚁巢至分飞孔的蚁道婉延曲折,主蚁巢离坝面越深,分飞孔距主蚁巢就越远。一般分飞孔距主蚁巢3~5米,极少超过10米。鸡枞菌是地下菌圃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长出地面的一种菌类,是白蚁副巢显露在地表的一种迹象,找到鸡枞菌也就能找到白蚁巢。

堤坝表面外露的白蚁泥被、泥线

  图3-60.堤坝表面外露的白蚁泥被、泥线

堤坝表面外露的白蚁分飞孔及分飞孔群

  图3-61.堤坝表面外露的白蚁分飞孔及分飞孔群

  ⑤根据蚁害活动范围、密度,确定危害的轻重程度。在坡面检查时,若坝顶和内、外坡均有黑翅土白蚁或黄翅大白蚁活动形成的“泥被、泥线”,则表明坝体内蚁路纵横,很可能蚁道已横穿防渗体。如只有一个坡面上有“泥被、泥线”,且“泥被、泥线”覆盖面不广,则说明巢群建立时间较短,大坝内、外坡被蚁道贯穿的可能性较小。但要注意的是,有的大坝内外坡护坡设施不相同,植被只在坝坡的一面生长,此时即使只有一个坡面能查到白蚁危害迹象,也不能完全排除白蚁蚁道已贯穿坝体的可能性。

  ⑥查堤坝渗漏。水库堤坝渗漏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有的水库建成后一蓄水就发生渗漏,有的因工程质量而渗漏(夯土层不够、岩石断层、沉陷裂缝、涵洞空隙等)。一般来说,白蚁危害引起的渗水常呈现晴天少、雨后多的特点,因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喜欢修筑蚁路到湿润的地方取食活动,一旦蚁道贯穿坝体,就会引起大坝在正常水位时无渗水现象,汛期降雨导致水位上升时出现渗水和管涌。

  第二步:制定水库堤坝白蚁防治方案对于安全坝或者新修建的水库堤坝,首先找业主方了解水库的工程概况,然后制定监测-控制系统预防白蚁方案。方案内容包括:

  a)清除地下深埋的树根、木桩及迎水坡浪渣等杂物的措施。

  b)根据大坝的工程概况和大坝两端山坡情况,设计、制定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安装预案,包括监测-控制装置的用量和安装位置图(图3-62)。

  c)实际安装时,若安装位置与预案有出入,应在安装过程中根据水库大坝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安装好后,要及时编号,画出安装图纸,记录归档,以便将来检查。

  第三步:监测-控制装置的安装按照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安装预案提供的施工图纸,在水库堤坝上用皮尺测量距离,确定具体布设位置。然后,用锄、锹或打孔器挖孔,将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埋入孔中。埋设时,须在装置周围及上方用土覆实,上方覆土厚度为3-5cm。安装时,

  还须将装置编号标记在图纸上。如实际安装的位置与预案有出入,则须在图纸上进行更改。

网罗牌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在水库堤坝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62.网罗牌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在水库堤坝上的安装示意图

  根据大坝坡面护坡植被情况,按每隔8-10米安装一套的方式安装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在坝顶的安装位置为距挡浪墙或迎水坡0.5米。在迎水坡和背水坡安装时,行距为8-10米(图3-63)。安装时,须使坝顶、迎水坡、背水坡的装置彼此交错,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在迎水坡不能安装时,可在背水坡一级坡和二级坡分别安装,安装方法同上。另外,大坝两端山坡植被丰富时,在大坝两端与山坡接壤处也须安装,间隔为5米,以便及时掌握白蚁入侵大坝情况。

在坝顶和背水坡安装网罗牌白蚁监测-控制装置

  图3-63.在坝顶和背水坡安装网罗牌白蚁监测-控制装置

  第四步:监测-控制装置内白蚁入侵情况检查用于预防的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其检查在每年的5~6月和9~10月进行,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图3-64)。

  检查时,根据图纸标注,利用金属探测仪找到监测-控制装置的准确位置。再用锄、锹移去装置上方覆盖的草皮或土壤。旋出装置内芯,检查装置内有无白蚁入侵。

  为了减少检查对已入侵白蚁的干扰,检查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应小心、快捷,打开盖子的时间尽量要短。如果发现饵木被泥土粘住,可用手或螺丝刀轻轻掰开饵木进行观察。观察后,应将饵木复位,以利白蚁活动和取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图表上。

  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饵木严重发霉,应更换饵木;若饵木发霉较轻,可将2块饵木相互摩擦,将霉刮掉,再继续使用。当装置壳体外表没有紧贴土壤时,应用泥土将漏空部位填实,使壳体紧贴泥土。当天敌(如蚂蚁)入侵装置时,应将整个装置取出,去除蚂蚁等天敌,再重新进行安装。

检查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内白蚁的入侵情况 

  图3-64.检查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内白蚁的入侵情况

  第五步:入侵白蚁的灭治当监测-控制装置内有足量的白蚁取食时,可对其进行喷

  粉处理。喷粉时,手拿喷粉球,将3%克蚁星粉剂喷在白蚁身上。为使尽可能多的白蚁被药粉处理,应先用药粉喷壳体内的白蚁,然后再喷内芯饵木上的白蚁。操作时,应先将内芯的盖旋开,再将饵木轻轻掰开,然后将药粉喷在正在饵木上取食的白蚁身上。喷药后,轻轻地将带有饵木的内芯放入装置的壳体内,覆土、恢复原状,以利白蚁回巢,将药粉传递给巢内其它个体。当装置内的白蚁数量较少或仅仅有取食迹象时,用克蚁星毒饵包对入侵白蚁进行灭治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毒饵包插在两块饵木之间,每个装置内放两包毒饵。轻轻地将内芯放入装置壳体内,覆土、恢复原状,让白蚁自由地取食毒饵。待其将含药饵料带回巢内喂食其它白蚁后,导致整巢白蚁死亡(图3-65)。此外,每次处理时须记录检查日期、灭治日期、被取食装置的数量和位置、喷粉量或投放毒饵量等。

  第六步:灭治效果检查由于克蚁星粉剂和毒饵致死整巢白蚁的时间有所不同,因此,用喷粉法灭治白蚁时,效果检查在喷粉后的一个月左右进行;用毒饵灭治白蚁时,效果检查在毒饵施放后的二个月左右进行(图3-66)。

  检查时,须对所有安装的装置进行检查。记录和观察施药后白蚁被灭治的情况。同时,还须对周边环境中白蚁的活动情况进行踏查。如上次无白蚁入侵的装置内有白蚁活动,则须补喷药粉或施放毒饵。如连续几个月在已施药处理的装置内均无白蚁活动迹象,则需在其附近重新安装装置,以便在下次复查时进一步确认灭治效果。

  第七步:灭治后的预防工作坝体及周边区域内的白蚁被全部消灭后,对喷过药粉的装置,须整体取出用清水清理后,再在附近距原安装点20厘米以上处挖孔重新安装;对投放有毒饵的装置,则须将剩余的药饵清除,并更换饵木。然后,让监测控制装置继续发挥监测作用。

用克蚁星粉剂和药饵包处理侵入监控装置内的白蚁

  图3-65.用克蚁星粉剂和药饵包处理侵入监控装置内的白蚁

巢群死亡后的黑翅土白蚁菌圃 

  图3-66.巢群死亡后的黑翅土白蚁菌圃

2.水库堤坝白蚁危害的灭治方法

     (1)喷粉灭治

  喷粉灭治是一种当前常用的堤坝白蚁防治方法。当在堤坝上发现有白蚁形成的泥被和泥线时,用螺丝刀撬开泥被、泥线,如有白蚁在泥被、泥线内活动,则将克蚁星或白蚁消粉剂喷在白蚁身上。若在堤坝上发现有分飞孔,则在白蚁分飞前把粉剂喷在分飞孔内,使在分飞孔内活动的白蚁沾上药粉,并带回巢内,通过白蚁个体间的相互清理行为,将药物传递到整个群体,导致整巢白蚁全部死亡(图3-67)。喷粉时要注意,每次不要喷得太多,以免堵塞蚁路,影响带药粉的白蚁回巢。

将克蚁星或白蚁消粉剂喷在泥被、泥线和分飞孔内的白蚁身上 

  图3-67.将克蚁星或白蚁消粉剂喷在泥被、泥线和分飞孔内的白蚁身上

  (2)毒饵灭治

  除喷粉灭治外,还可应用毒饵包、毒饵盒或浸药木片等灭治在大坝两端山坡和大坝上活动的白蚁,以达到根治堤坝白蚁危害的目的(图3-68)。毒饵包、毒饵盒或浸药木片灭治堤坝白蚁的方法与林木白蚁的灭治方法相同。

利用毒饵包灭治堤坝白蚁

  图3-68.利用毒饵包灭治堤坝白蚁

  (3)监控装置灭治利用网罗牌白蚁监测-控制装置灭治堤坝白蚁时,需先制定灭治方案。灭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a)堤坝概况和堤坝护坡植被状况。如果植被茂盛,须及时清理,因为茂盛的植被会延缓白蚁进入监测控制装置的时间。

  b)堤坝上蚁情(白蚁种类,危害范围,危害程度)情况。如发现有蚁巢地表指示物如分飞孔、鸡枞菌等应在堤坝平面图上进行标记,作为白蚁灭治的重点区域(图3-69)。

  c)编号监控装置。对将安装的装置进行编号,并在图纸上进行标记,然后将图纸存档保存,以便复查时使用。

  d)险情记录。如果堤坝有跌窝、渗漏等险情,须记录在案。在白蚁灭治时,对其进行加固。

堤坝上白蚁分飞孔群(阴影区域)标记示意图

  图3-69.堤坝上白蚁分飞孔群(阴影区域)标记示意图

  方案制定后,在堤坝上及时安装监控装置灭治白蚁。安装时,将监控装置安装在有白蚁活动的地方,特别是发现有分飞孔的区域。装置的安装间距为3~5米,彼此呈交错分布。为了提高装置的灭治效果,在白蚁危害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装置的安装间距,增加装置的安装数量。

  监控装置安装60~90天后,检查装置内白蚁入侵情况。若发现有白蚁入侵(图3-70),则按照预防时介绍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后每月检查一次,直到堤坝上所有的白蚁被全部消灭为止。

  一般来说,巢群内的白蚁全部死亡后,会从菌圃内长出炭棒菌(图3-71)。炭棒菌是死亡蚁巢长出地表的指示物。例如,在浙江各地,当年8~10月灭杀的黑翅土白蚁或黄翅大白蚁巢,在次年5月就可在其巢群上方地表找到炭棒菌群。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炭棒菌和菌圃内的小白球菌所作的分析表明,炭棒菌是小白球菌的子实体。

监控装置内土白蚁和大白蚁入侵症状

  图3-70.监控装置内土白蚁和大白蚁入侵症状

巢内白蚁全部灭杀后从菌圃内长出堤坝地表的炭棒菌

  图3-71.巢内白蚁全部灭杀后从菌圃内长出堤坝地表的炭棒菌

    (4)挖巢灭治

  挖巢是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的一项工作(图3-72)。在两种情况下,我们通常需要挖巢。一是为了确保堤坝安全,当堤坝上筑有大型白蚁巢时,我们需要开挖堤坝,找到主蚁巢,以便对巢腔空洞进行填埋;二是为了验证白蚁灭治效果,有时我们也不得不进行挖巢工作。

  挖巢的步骤是:

  ①找到分飞孔或工蚁到地表觅食的通道口。由于分飞孔离主巢近,为了节省挖巢费用和减少挖巢对堤坝的破坏,挖巢前最好找到分飞孔。如找不到分飞孔,则只能从地表蚁道口开始。

  ②将白茅草或树枝如柳树枝插入分飞孔或蚁道口。开挖前,将草条或树枝尽可能地插入孔内,然后在其旁边开始开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开挖过程中,为蚁路走向留下清晰的标志,也不致于蚁道口被泥土封住而迷失开挖方向。每挖一段,将草条或树枝向前推进一段,直到挖到主巢为止。如在开挖过程中,草条或树枝被毁坏,则需用新的进行替换。

  ③蚁道走向判别。在开挖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蚁道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现象。在这种同时出现多条蚁道的情况下,如何找到通向主巢的蚁道,是挖巢能否成功的关键。此时,为了找到通向主巢的蚁道,我们可向各条蚁道中插入一根草条,30秒至1分钟后,抽出草条,比较各草条上兵蚁的数量。一般来说,通向主巢的蚁道内,兵蚁的数量要远多于通向副巢的或通向地表的。也就是说,哪条蚁道内草条上的兵蚁数量最多,就朝哪条蚁道追挖。如果草条上的兵蚁数量多寡一时难以判断,只要用草条反复探测几次,就可得到确切的结果,因为通向主巢的蚁道,每次随草条均能拉出许多兵蚁,而通向副巢或其它方向的蚁道,随着插入草条的次数增加,草条上的兵蚁数量会越来越少。

  ④主巢去除和蚁王蚁后捕获。开挖工作接近主巢时,不要停止,以免主巢王宫内的蚁王、蚁后在受惊后逃逸。找到主巢后,将主巢整体搬出,找到蚁王、蚁后(图3-73)。

人工挖白蚁巢过程

  图3-72.人工挖白蚁巢过程

黑翅土白蚁主巢巢腔、菌圃、王宫和蚁王、蚁后 

  图3-73.黑翅土白蚁主巢巢腔、菌圃、王宫和蚁王、蚁后

  ⑤巢腔白蚁处理。移去主巢后,用天鹰杀白蚁乳剂喷洒巢腔和副巢,以灭杀巢内残留的白蚁。

  ⑥开挖处回填。移去主巢和用药处理副巢及巢腔后,用土将开挖处填好、夯实,以确保堤坝安全。挖巢时需注意的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主巢和副巢离地表通常达1.0~1.5米,深的可达3~6米,挖巢时不能急躁,需有耐心。另外,地表蚁道口和分飞孔离副巢和主巢均有一定的距离,不要有开挖几锄就找到副巢或主巢的想法,无论是白蚁防治工作者还是堤坝管理人员,均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回到顶部

15310924575

在线咨询

关注我们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