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斗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环保 • 持续可靠 • 资质认证
- 15310924575
- 023-86370021
伊蚊可持续控制关键点
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从社会、经济和自然方面全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减少媒介对人类的骚扰,控制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护环境和媒介的敏感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中,控制的关键点如下
1、媒介生物监测在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全球化大趋势下,我国登革热媒介伊蚊适生区向北扩张,其生态学及密度发生改变,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伊蚊和登革热监测方案对我国媒介伊蚊的可持续控制至关重要。
在我国登革热不同风险区媒介伊蚊的活动季节,开展媒介伊蚊监测,虽未出现登革热疫情但布雷图指数( Breteauindex,BI)≥20时,当地政府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重点区域(如城区、城郊结合部的重点地点(如居民区、公共场所及其他人群密集地点)进行预防性灭蚊,清除室内外媒介伊蚊的孳生地,将BI控制在20以下,降低登革热病毒病输入后的传播风险。各地要开展媒介伊蚊抗药性监测,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在登革热病毒病高风险地区每年至少开展1次抗药性监测,其他地区每两年至少开展1次抗药性监测。
在我国登革热不同风险区的媒介伊蚊活动季节出现输入或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时,以疫点为圆心的200m半径核心区BI≥5、警戒区(核心区外展200m半径范围)≥10、其他区域BI≥20时,应启动媒介伊蚊应急控制。在核心区和警戒区,应根据媒介伊蚊抗药性监测结果选取敏感卫生杀虫剂进行疫点成蚊杀灭,结合重点部位的滞留喷施和蚊虫孳生地清理。当地政府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动员做好蚊虫孳生地清理工作,告知居民做好个人防护病例和医院防蚊隔离。通过媒介伊蚊综合防控措施尽快将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控制传播和扩散风险。登革热控制应从暴发后控制规模和强度,向暴发前开展伊蚊监控,降低媒介伊蚊密度,控制暴发风险的可持续模式转变。在流行季节发现输入或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时,启动应急监测。
2、媒介伊蚊的抗药性及其相关控制技术由于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同时媒介昆虫伴随人类频繁流动的被动扩散,媒介昆虫种群的基因流动性加强,促使抗性基因的产生速度随之加快,还有其他化学物质的诱导,这些均导致媒介伊蚊抗药性不断增加。蚊虫对杀虫剂抗性机制主要有靶标抗性、代谢抗性和杀虫剂在昆虫表皮内的穿透性降低3个方面。
伊蚊
我国在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的地区都做了相关抗性方面的研究,总体而言,埃及伊蚊抗药性水平略高于白纹伊蚊,如在2010年对广东省湛江市埃及伊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分别为130、6.7和7.9倍,对双硫磷也产生了1.2倍的抗性。从历史来看,2002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登革热大流行而难以控制的原因,即埃及伊蚊对氯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延缓抗性的产生和发展,也会加大媒介伊蚊的控制难度,导致由伊蚊传播的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而目前杀虫剂的普遍使用所引起的抗药性可遗传,故要解决蚊虫抗药性问题应从基因方面着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蚊虫抗性形成和进化的研究从基因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开展,对抗性蚊虫的基因进行分离克隆和差异表达的鉴定,进而研究此种抗性机制的整条通路。这将使人们对于抗性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刻,也对杀虫剂的使用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在蚊虫可持续控制的抗药性控制具体实施方面,需要规范消杀过程中的用药规范,延缓抗性产生。
3、媒介伊蚊可持续控制实践媒介生物和媒介生物传染病的防控,需要在监测的基础上,多种策略、多种方法、多部门的联合。2005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等多个媒介生物相关监测系统,并发展了灾区媒介生物应急监测,为近年来适应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及频发暴发流行的媒介生物传染病等越来越高要求的媒介生物控制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施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加强媒介伊蚊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开展媒介伊蚊预防性控制和输入病例疫点媒介伊蚊控制,预防控制疫情的传播和扩散风险。
目前,已经从国家层面研制出了登革热媒介媒介伊蚊防治BI阈值,于2014年出台了《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中疾控传防发[2014]360号)。当BI阈值为5时,需要控制登革热传播;BI阈值为10时,需要控制登革热暴发;当BI阈值为20时,需要控制登革热区域流行。根据登革热暴发的频率,把我国登革热风险区分为三级。Ⅰ类地区指近年常有登革热暴发的省份,确定至少15个登革热高风险县区(涵盖本省内全部登革热高风险区域);Ⅱ类地区指近年出现过本地病例或根据我国媒介伊蚊分布情况,暴发风险相对较高的地区,确定至少10个登革热风险县区;Ⅲ类地区:近年有输入病例报告,且有媒介伊蚊分布,具有登革热暴发风险的地区,选择其中5个县区作为监测点开展媒介伊蚊监测。
在“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不同风险区域采取不同防控策略。如对Ⅰ类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和浙江这六个省,从每年1月份就开始进行BI监测,直至10月结束,对Ⅱ类地区,包括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九个省市,从5月份开始监测直至10月;第Ⅲ类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天津、山东、陕西和辽宁6个省市,每年从6月开始监测BI直至9月结束。
小结
以国家媒介生物监测点获得的监测结果,结合气象数据、气候模型、人口资料等,随时进行分析,利用预警、阈值模型确定的气象、媒介伊蚊密度阈值,作为控制的启动条件,采取“自下而上”社区自发措施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预措施结合,进行基于气候和媒介伊蚊预警的可持续媒介生物精准控制和制定长期趋势下的适应性策略。媒介伊蚊的可持续控制,应在蚊虫综合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强化生态调控通过全社会行为干预的共同努力,实现由媒介伊蚊到疾病的可持续控制。在全国范围内,将媒介伊蚊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以有效降低伊蚊传播传染病的疾病负担,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公共卫生保障。